第六堂課,繼續練果嶺邊的切球,今天的重點是10-2點及11-1點,11-1點也就是正常的揮桿動作了,一開始我的球都往右邊去,教練一直強調上桿到頂點(10點或11點方向)後,要停住,手不能晃,然後右手貼著身體右側往下拉,到水平的位置後再把桿子丟出去,記得要翻手到正確的位置,教練會這麼強調當然是我做了卻沒到位,加上老是想看球,所以球不是剃頭,就是往右邊飛去啦!還有個重點是要用鐘擺的自然力量,手不要自己加力道,這樣才能打出穩定的距離。

教練在我打不好的時候都會說「再這樣下去要打屁股了喔!」這不是性騷擾,是說要打球的屁股,也就是球的六點鐘方向,當動作正確的時候聽到清脆的擊球聲,真是開心極了!



第二個關卡是樹下的球,沒有空間上桿,怎麼處理? 基本上也只有把球拍回球道上一途,但怎麼拍法呢?首先要站在球旁邊,跟球平行,位置是人-球-樹,右手拿桿子將桿面尖端朝下瞄準球,然後直接曲腕上(前方)之後往下打擊(往後打),也是不需要送桿,球就會跳走啦!這是脫困的小妙招!不過一般在球場遇到這種狀況桿娣都會說:「沒辦法上桿,移一下球吧!(笑)」我們還是得有點志氣!
第三個關卡是沙坑的浮蛋球,顧名思義就是已經被沙吃了一半,只剩下半顆露在外面,這種球的技巧是直接曲腕上桿到頂點,然後順勢“往下拉”用力往沙打下去,位置一樣是球的右邊半顆球的位置,然後不用送桿,桿面去擠壓球,球就會彈出去囉!看教練打都很容易,但為啥我的球都飛不起來?常常是下桿位置不對,打到太多沙,要不就是飛得不夠遠,要不就是想把球撈出去,把球撈出去是完全錯誤的行為喔!教練說這些全都是要靠多練習!我心裡想著,下次看到沙坑就閃遠一點,不要打到沙坑去就好!

第四個關卡就是果嶺旁的長草救球,一樣是有點崁進去了,這個跟剛剛的浮蛋球處理方式一樣,差別是站的是斜坡,因此教練說身體要跟斜坡的角度一樣,重心放在位置較低的腳上,一樣直接曲腕,但不用上太高,因為在果嶺邊而已,肩膀轉動劈下去,讓球桿去擠壓球,也不要有送桿或是撈球的動作,這樣球就會跳上果嶺啦!這真的太難了,我一直笑場,教練大概也拿我沒轍,只好下課!
